注册    登录          关注

孔医堂旗下其它医馆

您的位置:首页 > 医馆动态 > 正文文章详细

缅怀中医名家孔嗣伯先生
    发表日期:2016-07-04 15:21   作者:   点击量:

       五年前的6月23日晚10时20分,在数十年未见的雷鸣电闪和如注的大雨笼罩京城之际,一位老人静静地走了。他一生以行医为业、为生、为乐,救人无数。数十年坚持在临床、教学第一线,从不懈怠一日,直至去世前15天他还给几十位患者把脉诊治,之后溘然长逝。他,就是著名中医孔嗣伯。
 
  在孔嗣伯先生逝世五周年之际,再将其生平的点滴进行整理,以示对先生缅怀纪念!
 
 孔嗣伯先生是我国著名中医学家,北京国医名师,北京市人民政府第二、三、四届专家顾问,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,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常务理事,中国保健科技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,北京丽源研究所专业顾问,北京同仁医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,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主任医师。
 
  孔嗣伯先生1933年5月出生于北京,祖籍山东曲阜,中国近代“四大名医”之一孔伯华三子,1948年即随父学医,临诊左右,并先后从师于萧龙友、杜文甫、汪逢春、陈慎吾等诸名家,禀承孔门“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济天下”的儒学传统和大医风范。
 
  1951年的一天,18岁的孔嗣伯随父亲——京城“四大名医”之一孔伯华出诊到北京香山双清别墅,在时任卫生部副部长兼中央保健局局长傅连暲的引领下,他们径直进入一间卧室。因偶感风寒发烧数日,此时毛泽东主席正斜躺在床上看书,看见孔伯华进来,毛泽东连忙伸出手相握,说:“早闻孔老大名,您是孔子多少代孙呀?”孔伯华回答:“第七十四代。”“好啊,不为良相,便为良医,你创办的北平国医学院,为我国中医事业做了很大贡献!”在客厅里,孔伯华诊脉后口授,孔嗣伯在旁默默抄写药方,这已是随父学医三年来的习惯了。服药后,毛泽东很快病愈,故此对孔伯华的医术赞不绝口。此后,孔嗣伯还多次随父亲为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看病,受益匪浅。
 
1955年-1960年孔嗣伯先生在北京市第三医院中医科从事临床工作,1956年因工作努力,表现突出,被评为“北京市青年积极分子”,由郭沫若同志亲授奖章。1960年-1962年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医经教研室任讲师,教授中医各家学说课程,其生动的教学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。1962年调至北京同仁医院中医科工作。1964年起与西医专家合作治疗流行性脑膜炎、急腹症、小儿病毒性肺炎、细菌性痢疾、肝硬化腹水取得显著疗效,解决了医疗难题,为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以及开展中西医结合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在中医科工作期间,重视医务人员专业技能的提高,有计划、有系统的开展专业培训,进行专题讲座,使中医科的诊治水平得到很大提升。
 
  孔嗣伯于1985年任主任医师,在一线从事中医临床、教学、科研工作60载。1990年,被北京市卫生局、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首批名老中医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之一。2010年荣获“北京市60位名中医突出贡献奖”,被评为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优秀指导老师。2010年北京中医管理局批准建立了孔嗣伯名老中医工作室,启发后学,总结继承,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。
 
孔嗣伯先生天资敏慧,幼承庭训,治学勤奋,熟读经典,广泛涉猎中医文化书籍,作为《孔伯华医集》整理小组主要成员,编著有《孔伯华医集》,曾在《中医杂志》1962年7-8号中精辟论述先父孔伯华中医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,成为后世研究孔伯华学术思想的重要文献。曾发表《中医护理学浅说》、《痈疽辨略》、《孔伯华医案选》、《盗汗、自汗证论》、《望、闻、问、切》、《孔伯华先生学术经验简介》、《关于“三焦辨”》、《孔伯华传》等学术论文。参与出版论著《孔伯华医集》、《中华崑崘孔伯华》。 
 
  孔嗣伯先生临床工作60载,深受患者和同事爱戴,禀承孔门儒学传统和“大医精诚”的风范,从不炫耀技能,不以名医世家出身为傲,而是心胸宽广、待人诚恳、提携后进,对待患者和蔼亲切,无论老幼、尊卑、贫富,均能一视同仁,救人无数,在患者中有很高的威望和影响。
 
孔嗣伯先生很普通、很平凡,按照父亲的训诫,为人亦低调、不事张扬。继承了父亲的“两袖清风,家无恒产”,他生前的住所仅仅是北京市里一所再普通不过的居民楼。即便在七十多岁的高龄,他仍然坚持每周出诊半天,要为近50位患者诊治。家人弟子担心身体吃不消,劝他限号,但他却说:“病人来自全国各地,要前一天晚上排队挂号,不容易,我们要尽量满足病人的需求。”
 
  孔嗣伯先生治学严谨,精益求精,在温病治疗方面颇有建树,提出强调辨证,保护元气;熟悟经旨,不泥于古;两纲六要,不能平列;脉贵有神,意在匀和;重视肝脾之关系。他推崇“金元四大家”的医学思想,在学好经典的同时,吸收众家所长。在中医方面的成绩,孔嗣伯先生仍然将其大部分归因于父亲的教导。譬如孔伯华一直教导学生要“兼收并蓄、博采众方”,学医不可陷入狭隘的门户之见,否则就不能吸收别家所长。秉持这种包容的态度,他教育后学要重视学术发展,不强调学科分割。不要介入学派纷争,保持一种“少一些争议,多做些学问”的态度,认为学派是学术发展应运而生的产物,随着时代的发展,中药品种范围在扩大,用药上有很大余地,不应该在学派上再做人为的限制。
 
 孔嗣伯先生带教、育人从不保守,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学问和临床经验传授给学生,是后学者的恩师和楷模。在学术上谆谆指导,在工作、生活上关怀备至。学生们不仅学到他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,更学到他行医做人的高尚品德,终生受益。他的讲学足迹遍布法国、日本、比利时、德国、奥地利、捷克等,在中医的传播上多有贡献。他在年高体弱的状态下,身体力行,始终坚守在临床一线,为年轻医师树立了榜样。
 
  孔嗣伯先生的一生是勤奋和奉献的一生,他为祖国中医药事业和中西医结合事业付出了毕生的精力和心血。他的逝世,是国家和首都中医药事业的重大损失。我们将永远铭记他的教诲,学习他的精神,把他丰富的学术思想和宝贵的经验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,造福百姓,以告慰他在天英灵。
\