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册    登录          关注

孔医堂旗下其它医馆

您的位置:首页 > 科室导航 > 健康常识 > 正文文章详细

秋季养生重在“和”
    发表日期:2018-09-04 17:13   作者:    点击量:

秋季的气候特点是由热转寒,处于阴阳消长的过渡阶段。人体的生理特点,随夏长到秋收,而相应改变。立秋至处暑,湿热并重,故称“秋老虎”。白露过后,雨水渐少,天气干燥,昼热夏凉,气候寒热多变,稍有不慎,容易伤风感冒,许多旧病也易复发,所以也可以说是“多事之秋”。

由于人体的生理活动与自然环境变化相适应,体内阴阳双方也随之发生改变。因此,秋季养生在对精神情志、饮食起居、运动导引等方面进行调摄时,应注重一个“和”字。
《黄帝内经》曰:“秋三月,此谓容平。天气以急,地气以明,早卧早起,与鸡俱兴,使志安宁,以缓秋刑,收敛神气,使秋气平,无外其志,使肺气清,此秋气之应,养收之道也;逆之则伤肺,冬为飧泄,奉藏者少。”秋天气候适宜,天地万物都平和安定,是为“容平”,虽然时有秋风劲急,但总的来说是物色清明。
到了秋季,作息的时间也要顺应季节做出相应调整,应该像晨鸣的鸡一样早睡早起。早起,可以“使肺气清”;早睡,既可以“收敛神气”,又可以“使志安宁”。这也就是《黄帝内经》中“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”的原则。秋冬季天地万物开始收敛,人也要“收敛”,即养阴,这里的养阴并不是单纯指人体的属“阴”的津液等,而是养人体收敛的状态。因为发散和收敛按照阴阳来分,发散属阳,收敛属阴。在春夏晚卧早起,有助于阳“长”,秋冬早卧晚起,有助于敛“阴”。
当然,在养阴方面,养人体中的津液等属于阴的物质也是至关重要的。中医学认为,燥为秋季的主气,称为“秋燥”。其气清肃,其性干燥。每值久晴未雨、气候干燥之际,常易发生燥邪为患。肺为娇脏,性喜润而恶燥,肺脏喜欢清润的气候和环境,而秋天的燥邪最容易伤害肺脏,易伤其阴液。所谓燥胜则干,津液既耗,必现一派燥象。由于肺主呼吸,外合皮毛,肺与大肠相表里,故当秋凉渐趋,气候干燥时,肺、大肠与皮毛首当其冲,这是燥邪致病的病理特征。
常见口干、唇干、鼻干、咽干,舌干少津、大便干结、皮肤干燥甚至皲裂等症。肺失津润,功能必然受到影响,因而宣降失和,轻则干咳少痰、痰黏难咳,重则肺络受伤而出血,见痰中带血。肺中津亏后,因无液以下济于大肠,因而使大便干结难解。
秋令燥气又有温凉之分,一般认为早秋气温尚高,艳阳高照,故表现为温燥;晚秋气温下降,天气转凉,故为凉燥。无论温凉,总是以皮肤干燥、体液缺乏为其特征。但二者在临床上还是有区别的,温燥伤人,常表现为不恶寒或微恶寒,发热较明显,脉呈细数;而凉燥伤人,则常不发热或微发热,恶寒较明显,脉多不数。
由上可知,秋天养生主要是防止燥邪对人的伤害,这样才能养护好体内的阴气,这是从总的原则上来讲,具体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,如精神、起居、饮食、运动、药物等具体问题上,都要注意养阴防燥和润燥。
在情志养生上,要遵守“使情志安宁”的总原则。秋季万物凋零,本是肃杀,故称“秋刑”,只有用安宁的情志,以静制动,使之与自然肃杀之气取得平衡,才能缓解“秋刑”,安然度秋。要想做到“使情志安宁”,首先要“无外其志”,不让自己的意志外驰,要控制自己的情绪,从而使肺气清肃。
古人认为,秋季不注重养生,首先伤肺。根据五行关系,肺属金,土生金,脾在五行为土,伤肺进而可伤脾。加之秋季阳气未收,使奉冬季闭藏之气的能力减弱(即奉藏者少),到了冬季则阳更虚于下而为飧泄(即完谷不化的泄泻)。所以,从秋季就应该开始注意保养,收敛精气,以保障安然入冬。
 
作者简介:
蒲志兰,妇科专家,副主任医师,出生于中医世家,其父蒲辅周为我国著名中医学家。擅治:急性热病(感染发烧)、脾胃病、免疫性疾病、月经不调、闭经,妊娠及产后诸症,多囊卵巢综合征、卵巢早衰、不孕症、子宫内膜异位症、子宫肌瘤、湿疹、银屑病、黄褐斑、痤疮、单纯性肥胖、亚健康的调治及中医美容。(周三和周日下午出诊)